辑佚是什么意思 秘书监集贤院武英殿是干什么用的

更新时间: 2024-06-20 10:01:40

导读:我们都在学习国学精华,以浅显流畅的语言、生动细致的讲解方式,拉近国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学习和了解国学知识变得轻松惬意,让深奥的国学变为人人都能细细品尝和领会的知识盛宴。那么,你知道辑佚是什么意思吗?秘书监集贤院武英殿是干什么用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辑佚”是什么意思

辑佚是对以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他存世文献中的已经失传的文献材料加以搜集整理,使已经佚失的书籍文献得以恢复或部分恢复的行为。

通过辑佚得到的文献,称为辑本或辑佚本,研究辑佚的历史、方法、原则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称为辑佚学。

秘书监是干什么用的

秘书监是东汉桓帝二年设置的主管国家图书工作的机构,它是中国古代封建中央政府第一个全面主持国家图书工作的正式机构。秘书监的设置,是东汉末年国家藏书管理体制走向完善的重要标志。

集贤院的用处是什么

集贤院是唐代国家藏书集中地。唐开元五年(717年),于乾元殿写经、史、子、集四部书,置乾元院使。次年,改名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名集贤殿书院,通称集贤院。

武英殿是做什么用的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与位于外朝之东的文华殿相对应,即一文一武。清康熙年间,首开武英殿书局。康熙十九年(1680年)将武英殿左右廊房设为修书处,掌管刊印装潢书籍之事,由亲王大臣总理,下设监造、主事、笔帖式、总裁、总纂、纂修、协修等30余人,由皇帝和翰林院派充。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后,武英殿大量刊刻书籍,使用铜版雕刻活字及特制的开化纸印刷,字体秀丽工整,绘图完善精美,书品甚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将《永乐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种排字付印,御赐名《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世称“殿本”。

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烧毁正殿、后殿、殿门、东配殿、浴德堂等建筑共37间,书籍版片焚烧殆尽。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辑佚是什么意思,秘书监集贤院武英殿是干什么用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